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正文

全球热讯:走进丝路重镇张掖 感受"湿地之城、塞上江南"风情

来源:凤凰网    时间:2023-04-28 12:34:56

作为甘肃省第11届敦煌行·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举办地,张掖市立足资源禀赋、强化政策支撑,把文旅产业作为扬优势、强信心、增动能、促发展的主领域,集全市之力,谋文旅振兴。“彩虹张掖”文旅之光愈加夺目,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如画展开。

张掖大佛寺景区


【资料图】

彰显金色人文底蕴

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,是古丝绸之路重镇,农耕文化、民族文化、丝路文化、佛教文化、边塞文化、红色文化交融荟萃。现有文化遗迹1270多处,有西夏国寺、马蹄寺、文殊寺“三大古寺”,屋兰古镇、黑水国古城、骆驼古城“三大古城”。张骞出使西域、霍去病大破匈奴、隋炀帝举办“万国博览会”、马可·波罗旅居张掖等,都为这座丝路名城刻下了多彩的历史文化印记。

马蹄寺作为张掖旅游发展发源地,以“天马饮水踏马蹄”为名片,凭借风景秀丽、佛窟悬壁、儒家研学、民族风情等优势,正在加快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

大佛寺作为西夏皇家寺院,以亚洲最大卧佛而驰名,是集建筑、雕塑、壁画、经籍为一体的艺术博物馆。建成的大佛寺文化产业园,与隋代木塔、明代钟鼓楼一起成为张掖丝路文化的重要标识。

像马蹄寺、大佛寺等珍贵的丝路历史文化遗迹,在“张国臂掖、以通西域”之名的张掖点缀其中、屡见不鲜。

该市用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,以凸现汉唐气象、保护元夏遗迹、传承明清文化为主线,集中打造黑水国遗址、山西会馆、总兵府、明粮仓、骆驼城古遗址、香古寺等历史文化景区,斥资恢复甘泉书院、南华书院等六所书院,保护甘州区文庙巷、劳动南街、西来寺3条历史文化街区,实现了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双赢。

甘州区投资5亿元,建成占地750亩的甘州府城,复原府衙、书院、镖局、票号、商会、五凤楼、鲁班楼等古建筑,重现古甘州城人文景观,拓展历史文化名城外延。今年,该景区与北京德赛传媒公司签订框架协议,打造《记住甘州》沉浸式演绎商旅融合项目,全力绘制张掖版的《清明上河图》。

走进张掖这块金色大地,文物古迹如散落的遗珍,构建起历史文脉“四梁八柱”,已创建的一大批4A级和3A级旅游景区,进一步丰润了穿越古今、蓬勃发展的文化根基。

张掖湿地公园 作者:吴玮

谱写绿色生态旋律

张掖是据守黑河上游、坐落湿地之上的绿洲城市。

该市坚持立于生态、兴于经济、成于家园理念,2008年重点保护黑河湿地61.5万亩,高质量建成张掖国家湿地公园,布局西北首个城市湿地博物馆,把原先荒芜的草湖滩改造为美丽的“后花园”,让“湿地之城、塞上江南”名片愈加明亮。

2019年,张掖市把植绿、护绿、扩绿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使命,启动实施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修复和黑河生态带、交通大林带、城市绿化带建设工程,投资21.1亿元完成造林31万亩,修复“三化”草地60万亩,构筑生态保护、发展旅游的美丽走廊。

汉设张掖郡标记的山丹军马场已有两千年历史,依托鸾鸟湖、窟窿峡、大黄沟景区,建成槐溪小镇、骠骑大营景点,让游客深度体验驰骋草原的游牧生活,是张掖生态景区建设的典范。

芦水湾景区曾是废弃的石料场。张掖市开挖燕然湖、云中湖、居延湖,栽植多样苗木300多万株,与张掖宾馆、甘州府城、玉水苑等景区融合发展,打造出水天一色、风景优美的花园景观。

作为张掖生态建设主战场,甘州区确定乡村旅游为绿色发展主方向,建成一批高颜值、有气质、忆乡愁的乡村旅游景点:甘浚镇速展村建设“西域·奇遇”特色街区,集骑骆驼、赏梨花、探非遗等于一体,成为联接城市与景区的民宿打卡地;乌江镇做足黑河文章,打造“水云乡畔”共享农庄、新河彩色稻田综合体,再现“戈壁水乡”唯美盛景;碱滩镇普家庄村打造秺侯堡,建设金日磾博物馆、乡村民俗博物馆、田园花海区等板块,唱响“风情227·最美普家庄”;靖安镇以屯堡为底蕴,以水巷文化街区、风华苇岸宿集、耕读传家研学营为景观,书写“玉带环绕、七星布局”的“水”景文章。

该市聚焦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,以“乡宿、乡游、乡味、乡识、乡见”为主题的“陇上乡遇”文章渐入佳境。已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、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、带动专业旅游村60个、农(牧)家乐566家,其中“如画甘州·桑麻之地度假之旅”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,形成“一县一品、一乡一节、一村一会”乡村旅游新架构。

夕照丹霞 作者:李晓华

打造彩色地理景观

近年来,张掖市借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东风,把景观建景区,让风光变风景,丰富多样的地理地貌变身色彩斑斓的景区标杆。

2020年,张掖市与甘肃省公航旅集团地企合作,联手打造的七彩丹霞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,持续刷爆“中国彩虹山”品牌热力值,成为游张掖的首选旅游打卡地。这是该市勾画“山水佛城映丹霞、二十四景冠丝路”景区集群的生动缩影。

甘肃省文旅产业集团与甘州区共建张掖平山湖丹霞景区,已累计完成投资6400万元。规模庞大、造型奇特的景观震撼游客,被誉为“媲美科罗拉多大峡谷”的户外运动天堂。

甘州区投资2亿多元建成沙漠体育公园国际赛车城,推出集沙漠越野、徒步探险、户外露营、汽车赛事为一体的汽车自驾活动,连续多年成功承办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。

肃南县西岔河村集聚合力,投资4800万元,在巴尔斯(裕固族语意为“神圣”)雪山建成旅游道路、星空民宿,使之成为冰雪旅游的“新宠”。

张掖市已成立14家旅游文化投资开发公司,落实政府引导资金7亿多元。抢抓产业培育黄金期,布局文旅产业大项目。张掖“三馆”、屋兰古镇、甘州府城等100多个文旅项目完成投资200多亿元。正朝着构建以张掖七彩丹霞景区“一个龙头景区”为引领,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芦水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“两个示范”为支撑,打造黑河湿地生态旅游廊道、环祁连山生态旅游廊道、裕固族民族风情廊道“三条大廊道”环绕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迈进。

张掖市以“彩虹城市”为品牌,十年磨一剑,发展大文旅,已建成A级旅游景区43家,其中5A级1家、4A级21家,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。3A级以上旅游景区数量在西北五省区比肩西安,位居地级市第二,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目的地雏形已成。

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

编织红色文旅摇篮

张掖是一块红色沃土,漫漫丝绸路,巍巍壮士行。

该市以红色基因为根、红色旅游为魂,谋划红西路军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工程大景区、红西路军战场遗址公园等39个项目,已建成高金城烈士纪念馆、梨园口战役纪念馆、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。

高台县以红西路军提质升级项目为核心,以红色基因传承基地、西部红色文化影视城、河西红色文化体验景区、红西路军主题公园、红色文化商贸街、国防教育主题公园、红色文化博览园、红色旅游小镇为板块,精心打造“1+8”框架红色文化名城,开启传承红色基因、赓续红色血脉新篇章。

甘州区以红西路军烈士纪念馆为依托,整合高金城烈士纪念馆、明清街、福音堂医院旧址、甘泉公园等资源,创建成甘泉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区4A级旅游景区。建成甘州中心县委纪念园,恢复重建龙渠会议遗址,融红色旅游+党史教育的研学旅渐成主流。

该市抢抓创建全国红色旅游基地契机,实施县区红色旅游游客互送计划,打造红色旅游+生态观光、红色旅游+文化体验、红色旅游+户外拓展、红色旅游+研学实践等产品,“吃红军饭、穿红军衣、唱红军歌、走红军路、扫红军墓”等业态受到推崇。

实施红色文化精品工程,创作《西风烈》等长篇、中篇小说9部,挖掘整理红西路军主题歌曲40余首,累计拍摄电视剧《陇原英雄传》红色影视剧目20多部,开发连环画册、掐丝彩岩画、红色记忆纪念币等20多种文创产品,红色文旅成为最富灵魂的经典。

丹霞口文旅小镇

驶航蓝色业态海洋

文旅景区创建立标杆,文旅业态培育大拓展,是张掖文旅领域近年来持续挖内涵、提品质、增效益的蓝海。

该市在主打礼卧佛、游湿地、探峡谷、赏乐舞的基础上,景点串珠成链,连点成片,景区业态如雨后万笋,破土而生。

精心打造七彩镇、喀尔喀小镇、甘州巷子、张掖老街等旅游特色街区,开展“丝绸之路”寻梦驿、“夜游”观光体验等夜游产业链条,建成10个自驾游营地,神奇地貌观光游、祁连冰雪体验游、丝路文化品鉴游愈加火热。

甘州小曲

推出《回道张掖》《张国臂掖》、九曲黄河灯阵灯光秀等实景剧目,甘州区甘州小调、杖头戏偶,高台县宣化镇乐善忠义秦腔班,民乐县丰乐镇“八仙灯会戏”等民俗节目常态化演出。

发挥河西五市旅游联盟作用,推出河西五市文旅年卡,启动“千趟专列进张掖”“百万学子研学游”“千人踩线万社联动”“甘青大小环线引客增流”“精品线路打造推介”等营销活动。

对标评选特色餐馆41家、旅游购物店15家,创建四星级饭店16家、金叶级绿色饭店1家、银叶级绿色饭店7家,高星级饭店数量和接待能力位居全省前列。

按照“四横九纵十三联”架构体系,高标准改造提升8个出城口道路,新建成甘平、甘民一级公路和张扁高速公路,市区通景区“1小时旅游圈”更加便利。

“金张掖民宿”平台汇集游记攻略分享、活动宣传推广等互动信息,成为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的全体系文旅生态链。

制定“引资入张”“引客入张”优惠政策,赴北京、上海等地开展“十城定向”文旅推介活动。张掖市将从全面引客、引节、引赛、引会、引展、引摄、引演、引艺、入张入手,将张掖打造成西北最具活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。

踏着新时代节拍,张掖正以“一屏四城五区”建设为目标,科学谋划实施彩虹乡村、彩虹廊道、彩虹公园、彩虹动线等多彩项目,在古色、特色、彩色交相辉映的彩虹文旅城市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!(文/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谢晓军 张全义)

来源: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南制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  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